2023年4月1日是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建校94周年校慶日,《福建日報》以《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凝心聚力 打造水利電力人才培養高地》為題刊發我校校長孫學耕撰寫的署名文章。
展開4月1日的《福建日報》,且看新時代我校站在學校建校94周年新的起點上,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姿态!
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凝心聚力 打造水利電力人才培養高地
孫學耕
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己任,以深化産教融合為重點,以科教融彙為新方向,高質量推進水利、電力專業群建設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轉型升級,努力打造水電人才培養高地,為水利電力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支撐和智力支持,為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貢獻“水院”智慧。
打造供需深度融通的育人與服務體系,實現由“有特色”向“高質量”發展。
長期以來,學校始終立足水利、電力行業,堅持特色辦學,培養出10萬多名畢業生,其中不乏水利、電力行業的技術骨幹和專家,被譽為“福建水電人才的搖籃”。随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職業教育不僅是對普通高等教育的補充,更是承擔着直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使命,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愈發重視。
近年來,學校黨委堅決扛穩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樹立“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危機意識,團結帶領全體師生在水利、電力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上下功夫,重點圍繞“生态省建設”“數字福建”主動融入和服務地方發展格局。
一是加強政校行企合作共建,人才培養緊跟行業發展。與22個市、縣水利局和26個市、縣電力公司共建共享,建立省水利行指委和省電力行指委,建設一批“五位一體”現代産業學院,成立以水利、電力系統為主的校友會,形成深度交流合作和資源充分共享的長效機制,确保水利、電力學生培養與行業發展同頻共振,不斷滿足新時代水利人才和新型電力系統人才的需求。
二是構建動态專業群體系,專業設置适應産業需求。學校堅持“校企融合、協同進化”,在水利、電力專業(群)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實行專業動态調整制度。面向現代水利、電力産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對接智慧施工、數字造價、智能運行管理的新要求,建立專業動态調整機制,深化人才供給側改革,服務傳統水利、電力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現有國家級骨幹專業4個、全國水利職業教育示範專業1個。
三是建立課程生态體系,課程建設緊扣職業發展。水利、水電專業課程定期根據水利、電力行業企業發展變化進行動态調整,及時置換企業淘汰的技術、業務相關課程,靈活開發新業務、新工藝對應的新課程,建立基于學生職業發展競争力培養的課程生态體系。
探索産教深度融合的培養模式,實現由“課程育人”向“多元育人”轉型升級。
當前職業院校普遍存在産教融合路徑不暢通、組群合力效果不顯著等問題。學校以水利、電力專業(群)為主,着力打造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通過長期探索實踐走出了由“課程育人”向“協同育人”轉型升級的發展道路。
一是共建水利、電力行指委,引入行業标準育人。與省水利廳共建省水利行指委、與福建省電力企業協會共建省電力行指委。發揮行指委建設單位優勢,推動課程内容對接行業職業标準,更好适應行業發展需求。
二是打造創新服務平台,深化協同育人。校企深度合作,已建的6個産業學院破解學生實踐技能培養過程中存在教學内容與實踐崗位内容嚴重脫節的難題。建成數字流域福建省高校應用工程中心、福建省優秀水利科普教育基地、“河湖研究院”等各級各類協同創新服務平台20個,破解教師缺少社會服務機會及自身能力不足的困境。
三是打造産教融合實景化實訓基地,賦能環境育人。學校建成集文化、實踐、科普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态校園,将傳統水利、電力職業文化與景觀環境深度融合,在無形無聲中發揮環境育人作用。利用省級以上水利、電力科普教育基地,面向師生開展專業認知教育,面向中小學生等社會群體開展專業科普教育。
建設科教深度融彙的雙師型隊伍,實現由“教學型”向“應用型”加速轉化。
“深化科教融合,推進協同育人”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更符合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時代要求。學校把打造“科教融彙型”師資隊伍視為培養水利、電力人才的核心力量,打出關鍵“組合拳”。
一是以院士站平台為依托,攻關項目難題。與清華大學王光謙團隊共建全國示範院士專家工作站。利用水利專業優勢,與王光謙團隊共建海絲遙感衛星應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相關協同創新平台,完成水電企業相關項目68項,有效解決水電行業發展難題。培養出全國水利職教名師5人、全國水利職教新星4人和2個水利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二是以服務鄉村振興為載體,豐富教師實踐經驗。成立“鄉村振興研究院”,組建省級科技特派員團隊11支,選派省級科技特派員共30餘名,在服務鄉村振興中練本領、長技能、強科研。2022年,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個、農業農村部及福建省鄉村振興軟科學課題研究等項目4個;獲評福建省水利科技獎5項、福建省水利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5篇。
三是以引育并舉為抓手,提升師資隊伍質量。強化企業實踐與校企互聘,完善雙師培養機制,建成了1個國家級水利類“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1個省級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9個行業企業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培育1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培養全國技術能手1人、省級技術能手3人。同時引進水利、電力有關專業博士4人以及台灣全職教授3人,柔性引進專家學者4人,特聘産業導師18人,持續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和質量。
近年,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先後被評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全國優質水利高等職業院校和福建省示範性現代職業院校、第六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福建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群建設計劃”立項建設單位。今後,學校将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抓好《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等制度文件落地,繼續發揮特色和優勢,補足發展短闆,培養更多有志于“踏遍八閩青山綠水,青春奉獻水電事業”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福建省開創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和生态省建設貢獻水院力量。